创作对琉璃工房而言,
是协助客户找到一种沟通的情感, 传达企业文化与关怀;
一件琉璃工房的作品,不仅仅是艺术品,
它更是一个载体,承载着情感、思想。
1987年,表演艺术家杨惠姗、导演张毅于台湾淡水,
创立了华人世界的第一个玻璃艺术工作室“琉璃工房”;
选择中国汉代对玻璃的称呼──“琉璃”,
历史给予甚少的记载,根据出土文物证明,
Pate-de-verre脱蜡铸造技法在汉代就已成熟,
但随后失传,成为工艺史上的遗憾。
除了民族文化的使命感,更希望华人的现代琉璃艺术,
能拥有属于民族的思想和情感。
因为琉璃工房,琉璃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定义,
今日华人地区已有超过数百家的琉璃工作室。
为什么不是Crystal?art glass?
就要叫琉璃,LIULI。
“彩云易散琉璃脆”的琉璃。
“身如琉璃,内外明彻”的琉璃。
创作对琉璃工房而言,是协助客户找到一种沟通的情感, 传达企业文化与关怀;
一件琉璃工房的作品,不仅仅是艺术品,
它更是一个载体,承载着情感、思想。
应邀至超30个国家和地区展览。
全球超过50家艺廊,遍及亚洲、欧美等地。
拥有多元文化创作:
琉璃工房、LIULI PLUX 观念佩饰、LIULI LIVING 生活美学,以及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。
荣获 DFAA 亚洲设计大奖 (Total Solution) 亚洲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品牌。
德国 iF大奖和红点设计奖、文创精品奖、台湾精品奖、百大品牌。
全世界至少有百位元首,接受过作为外交赠礼的琉璃工房作品。
第一个进入奥斯卡殿堂的华人艺术品,艾美奖的礼篮,台湾金马奖颁奖盛典奖座。
© 1987-2014 琉璃工房版权所有 沪ICP备08000467号